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地处黄河上游,全境属于黄河流域,以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保护黄河义不容辞,治理黄河责无旁贷。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特别强调“宁夏是黄河流出青海的第二个省区,一定要加强黄河保护”。2019年9月在郑州主持召开座谈会,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确定为重大国家战略。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强调,要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重中之重,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治理工程,统筹推进两岸堤防、河道控导、滩区治理,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近年来,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牢固树立“全流域系统治理”理念,坚持控源截污、生态修复、末端提升等综合整治措施,建立了自治区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颁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污染防治条例》,以黄河干支流、重点湖泊、重点入黄排水沟等为重点,实施了“五大治理工程”,清欠账、补短板,全区36个城镇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22个工业园区全部实现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封堵了58个入河湖沟工业企业直排口,关闭搬迁了33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13条重点入黄排水沟建成人工湿地。黄河干流水质始终符合Ⅲ类良好水质的国家考核要求,已连续三年保持“Ⅱ类进Ⅱ类出”;黄河流域宁夏段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6.7%,超过国家考核要求13.4个百分点;坚持治理工程和管理措施“两手抓、两手硬”,沙湖水质由劣Ⅴ类改善为Ⅲ类;突出黄河支流小流域治理,渝河、葫芦河、清水河出境断面由劣Ⅴ类改善为Ⅳ类及以上,尤其是渝河治理成效明显(达到Ⅱ类水质),2019年被《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推广经验;自加压力、自筹资金,大力实施重点入黄排水沟人工湿地综合治理工程,目前12条重点入黄排水沟入黄断面水质由劣Ⅴ类改善为Ⅳ类及以上,实现地表水劣Ⅴ类水体、黑臭水体“双清零”,全区水环境质量呈逐步改善向好态势,各项约束性指标均达到或好于国家考核目标要求,作为黄河流域上游的“小省区”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做出了“大贡献”。
下一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持续提升水生态环境保护基础保障能力,坚决打赢打好新时代黄河保卫战,努力建设水生态环境治理率先区。
一是深入谋划“十四五”水专项规划。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水资源方面,将生态流量管理纳入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明确重要水体的生态流量(或生态水位)底线,通过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逐步恢复河流生态流量,力争在“有河有水”上实现突破。水生态方面,按照流域生态环境功能需要完善管控要求,通过河湖缓冲带保护和水域水生植被恢复,逐步提升河湖自净能力和生物多样性,力争在“有鱼有草”上实现突破,至少重现1种土著鱼类。水环境方面,巩固提升工业、农业、城乡各类污染物减排成效,探索补齐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短板,在保持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上,顺应群众对美丽河湖的向往,力争在“人水和谐”上实现突破,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二是实施分区分类治理。突出“一源”全面保护,以确保饮水安全为目标,着力解决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不达标问题,以及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强化“一带”综合治理,优化沿黄生态经济带产业结构与布局,加强生态建设与修复、环境保护与治理、资源节约与集约,既确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又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实施“三区”系统修复,以引黄灌区平原绿洲生态区、中部荒漠草原防沙治沙区、南部黄土丘陵水土保持区为重点,开展湿地恢复、国土绿化、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生态修复。统筹“五水”系统治理,以源头治理为重点,抓住污水减排、截污纳管、处理达标三个关键环节,综合采取面源控制、生态净化、提标提质等措施,统筹推进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村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及饮用水源保护。
三是推进水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制定加强入河湖排污口设置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统一监管各类涉水污染源及入河湖排污口的政策制度,形成权责清晰、监控到位、管理规范的监管体系。与宁蒙、宁甘两省区签订水污染联防联控框架协议,推动黄河流域上下游省区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责任落实,协同做好区内外水环境生态补偿工作。加快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做好陆河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和生态质量监测全覆盖,确保数据“真、准、全”。进一步凝练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成果,推动构建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