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态修复成两会热词

2022.03.16 来源:中国矿业报

生态保护修复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土安全,是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重要之举。矿山生态修复是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领域之一。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矿山生态修复献计献策。

近年来,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一些中西部省份和部分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矿山生态修复过程中仍存在具体困难。

据不完全统计,广西有4000多座历史遗留矿山,需要修复的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厅长陈建军表示,广西是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承担着维护生态安全的重大职责,建议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列入中央资金支持范围,支持广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阜新市曾为我国煤炭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政协副主席赵延庆围绕“加快推进百里矿区生态修复”提出了建议。他希望国家和辽宁省给予阜新市政策支持,允许阜新作为试点,先行先试,在推进百里矿区生态修复工作中,可将治理过程中产生的残煤和煤矸石进行回收,将经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处置后产生的收益,补充到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过程中,弥补之前的资金不足,为辽宁省乃至全国探索一条老矿区生态恢复治理的新路。阜新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自身财力薄弱。根据初步估算,百里矿区生态修复资金将在70亿元以上,资金缺口巨大。为此,他建议国家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项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贷款项目、国开行建设基金项目等方面给予阜新支持。

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印发的《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明确,通过产权激励、用地指标流转、碳汇交易等办法,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但是目前,生态保护修复领域“大块头”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投入。

全国政协委员严彬建议,把生态保护修复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引进市场化机制,积极发展生态修复多元化融资模式,实现减污增容。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重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保护矿山地下水资源,维护矿区生态环境健康,是当下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各地政府高度重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治理,效果显著。然而,由于治理难度大、治理成本高等问题,当前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总体仍滞后,特别是对地下水污染问题重视不够。

全国政协委员赖明勇建议,建立健全矿山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综合监管,制定、修订地下水污染防治调查评估、污染预防、风险管控、修复技术指南,加强污染清查、动态监测的数据库建设,建立矿山地下水污染信息档案,构建矿山地下水环境监测信息平台;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严厉打击向地下排放污染物等行为;加强矿山地下水污染源头预防和风险管控,整治涉重金属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推动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管理,落实尾矿库等防渗措施,强化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保护;组织科研力量开展矿山地下水污染修复治理的科学研究,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形成矿山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渗、阻断、截获协同修复技术体系及可复制推广的矿山场地土壤-地下水协同修复技术方案。

生态保护与修复是全球共同的课题,应凝聚共识,共同行动。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曹卫星牵头,联名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姜大明,全国政协委员王世元、张德霖、严之尧递交提案,建议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生态保护修复交流合作,与相关国际组织合作开展前沿研究,分享和传播国际生态保护修复最佳案例;推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应用于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实践;加强我国生态保护修复经验总结和方案凝练,贡献中国生态保护修复方案,不断提升我国生态保护修复的国际影响力。

修复效果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