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双碳”目标,是中国政府深思虑作出的重大战略性选择。中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边“双磙”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是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
报告围绕企业、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提出了ESG助力实现碳中和的理论框架,并分析了助力过程中的六大难点及发展建议。
《ESG助力“碳中和”目标理论框架与路径探讨》来自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报告在梳理当前国内外ESG实践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梳理了了ESG助力碳中和目标的理论框架、七个路径,并指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政策建议。报告指出,目前我国ESG领域发展还存在整体认识不足,碳核算的基础设施不足,ESG信息披露和碳披露覆盖面和质量不佳等难题,并提出五大建议:
1、建议推动形成整合的ESG政策框架,建立符合国际标准、具有中国特色的ESG标准体系,设置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强预期引导等。
2、加快更新核算方法、规范区域层面核算边界,加强数字科技手段应用、提升排放管理全流程效率,提升参与机构规范性与积极性、强化碳排放监测监管水平,建立健全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等。
3、进一步夯实ESG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ESG能力和信息披露水平,突出国有企业的引领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和ESG评级机构积极参与,发挥政府的关键引导作用。
4、从政策端推动建立ESG产品标准体系和运营机制,在市场端,金融机构应将ESG标准纳入投资管理全流程,在产品端建议提升ESG金融产品的种类与质量。
5、开展气候相关风险评估与管理能力建设,增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ESG理念传播等方式搭建面向碳中和的ESG实践支持体系。
ESG助力碳中和目标的挑战
挑战一:对ESG的整体认识不足
中国ESG投资者更多的是受国家政策驱动,但对ESG的认知尚未成熟,对于标的企业是否满足ESG整体框架要求也不高。多数机构投资者尚未有明确的责任投资政策或目标,设置责任投资领导机构、专门部门或专职人员从事ESG投资相关工作的公司数量占比也不高,而且对于ESG投资收益的衡量方式仍相对传统,关注点主要集中于产品收益率,而对于投资背后产生的社会影响力等其他“投资价值”衡量维度和评价方式尚在探索中。
对于个人投资者,超高净值客户开始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投资意识,但是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买或不买ESG相关的主题基金或理财产品,关键还是在于是否能取得更高收益,对ESG的理解仍处于初级阶段。
同时,个人投资者能接触到的ESG基金和理财产品相对有限,真正在面向碳中和的投资策略中明确建立ESG评价标准的基金还很少,真正运用ESG筛选、整合、股东参与等专业策略的基金也非常少,相关ESG投研评估方法和工具也尚不成熟。
挑战二:碳核算的基础设施不足
在核算标准上,在国家和区域层面区域核算边界尚未统一,排放因子时效性不强,碳排放核算及碳效评价多聚焦在电力、煤炭等特定行业内的部分企业,计算模型、计算方法具有较强的地区和行业特点,可推广性、可复制性较差。
基于煤质实测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水平及数据质量有待提升,企业碳排放核算指南在掺烧机组核算规则、供热比计算方法等方面仍需细化完善。在核算方式上,企业以各自计算模型为准,根据自身情况选取评价指标和计算因子,导致行业内各企业间碳核算存在一定差异性。
碳排放数据采集涉及多个主体,缺乏有效的碳排放数据采集手段,数据来源主要以特定行业监测平台采集数据和企业自主上报数据为主,缺乏统一的数据编码方式和有效的数据采集手段,存在数据来源相对单一、企业上报数据不真实等问题,导致企业碳核算精准度不高。
挑战三:ESG信息披露和碳披露覆盖面和质量不佳
ESG涵盖企业各业务线、各部门的战略规划、生产经营、治理结构、员工责任、安全生产、供应链管理等信息, ESG信息收集工作量大。目前披露ESG报告的主要还是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参与度不高。
在监管缺乏规范和披露方信息公允度不足的情况下,ESG信息披露出现“多定性描述,少定量指标,多正面报道,少负面问题”的情况,负面问题往往不会及时出现在信息披露中。就碳披露而言,根据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煤炭开采、燃煤发电、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现状和转型分析》对我国部分典型高碳排放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大部分行业目前存在尚未形成统一完善的温室气体减排信息披露框架、企业披露信息严重不足、信息披露颗粒度较粗等问题。
依据妙盈科技的统计,A股上市公司对于范围1和范围2的披露比例均为5%左右。而根据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发布《2022 年全球供应链报告》全球18700家被访公司中71%的公司披露了范围1、范围2碳排放信息,41%公司披露了一种或多种类别的范围3碳排放信息。总体上,我国企业ESG信息披露整体质量不高,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缺乏有效验证,数据透明度、可比性、 可靠性、标准化程度不足。
挑战四:ESG评级权威性和影响力不足
目前国内有中证指数ESG评级、华证ESG评级、万得ESG评级、商道融绿ESG评级、社会价值投资联盟ESG评级等产品,还有一些投资基金以及大学研究机构也发布了自己的ESG评级。但是这些评级产品背后缺乏统一的标准以及方法论基础,不同机构的ESG评价缺乏一致性,甚至相差悬殊,导致权威性和影响力均无法和明晟等国际评级机构相比。部分评级机构对自己内部评级方法、细节等选择性公开,甚至以商业机密为由不予公开,公布信息有限。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因此很难信服评级结果。
此外,一些评级机构或者其关联公司本身就是投资机构,不能排除通过评级影响公司股价和操纵市场等行为。
挑战五:ESG融入企业经营战略困难
很多企业内部对于ESG的内涵和重要性尚未形成统一的认知,无论是公司高层还是员工,尽管在不同程度上都知晓ESG,但是对于ESG 内涵尚无清晰认知,业务战略与ESG战略深度融合面临挑战。
根据贝恩《中国企业ESG战略与实践白皮书》中公布的数据显示,约30%的受访企业认为ESG意味着将会牺牲企业利润。有受访企业指出,在推广 ESG 过程中,如何平衡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是一个难点。
许多国内企业在新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等目标的要求下虽然已实际上已经在践行ESG,但企业高管并未以ESG的整体思维去认识, 因此无法统筹发挥ESG理念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同时,在没有厘清ESG与业务之间的关系,得到业务部门的支持的情况下,ESG容易成为ESG单一部门的事情,缺乏体系保障。在这种情况下,ESG工作也容易变成以ESG报告发布和评级提升作为唯一要务。
挑战六:ESG投资存在误区
ESG基金投资的参与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个人投资者关注不足。很多机构现在为了抢ESG投资的热潮,会鼓吹一切都要ESG。
一是在投资时把ESG作为唯一的框架,对于高碳产业一味的抛售,而不是基于企业实际的碳排放和经营情况进行选择性的投资。
二是市场对ESG的热情或将引发虚假宣传,定价上存在泡沫化的倾向,一些机构鼓吹不切实际的超额回报,用短期财务数据来说投资ESG表现好的企业财务回报也更加稳健,在金 融市场上就会带来误导,甚至会产生欺诈行为。
三是在ESG投资过程中存在很多利益冲突。多重标准下也会存在标准套利的情况,会有很多误导和误区,引导投资人做出错误选择。
ESG助力“碳中和”目标的理论框架
ESG助力碳中和的理论框架,包含三个简化的循环:
1.企业 - 家庭 / 资产所有者 - 金融机构的循环
这是常见的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生产、消费、再投资的循环。ESG理念其实已经或多或少的贯穿在循环中,例如消费者即使不了解ESG,一定程度上也偏好可持续的、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在收入相同的情况下更偏好为可持续的、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工作服务。ESG框架中的劳工管理、供应链标准影响着雇佣关系;ESG理念影响消费者习惯和企业生产模式;ESG投资的整体框架影响整体投资链条。
2.企业 - 治理者 / 监管部门 - 行业机构的循环
这是常见的监管、监管对象的循环。在这个循环中,随着ESG理念融入更多政策框架和企业实践,有利于形成相关主体在规则规范上的调试和调校。政府的监管,包括激励和惩罚措施,都可以参考ESG的框架鼓励更加可持续的行为;企业、行业协会能对监管提供反馈和说明,推动更加有效的监管。
3.治理者 / 监管部门、家庭 / 资产所有者的循环
这是常见治理层面的循环。在这个循环中,治理者能够通过ESG的倡导和激励(乃至惩罚),鼓励更加可持续的行为和消费习惯,家庭、资产所有者(社会公众)可以形成政策诉求,对治理者、监管部门施加压力,提高ESG理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