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冠中生态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

2020.09.01 来源:冠中生态

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却因高原气候、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原因 ,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在8月28日及29日召开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早在5年前,青岛冠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就开始启动实施了青藏高原的生态修复项目。几年来,冠中生态公司走过的足迹如下。

2015年,青海互助县花石山植被恢复(海拔3200米):

互助县恢复前

恢复前

互助项目恢复后

恢复后3个月

2017年,西藏空港新区风积沙地治理试验(海拔3600米):

空港新区沙地治理前

修复前

空港新区沙地治理后

修复后1年

2017年,西藏日喀则荒山绿化(海拔3900米):

日喀则荒山恢复前

绿化前

日喀则荒山恢复后

绿化后1年

2018年,西藏墨竹工卡矿山环境生态修复(海拔4400米):

墨竹工卡矿山

修复前

墨竹工卡矿山2

修复后1年

2019年,拉萨柳梧新区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海拔3600米):

柳梧新区修复前

修复前

柳梧新区修复后

修复后1年

2020年,拉萨北山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海拔3600米):

拉萨北山修复前

修复前

拉萨北山修复后

修复后3个月

从高寒缺氧、土壤贫瘠、岩石裸露、风沙漫舞的恶劣环境,到满眼翠绿、天清气爽、充满勃勃生机的绿水青山,冠中生态公司坚持科技创新、辛勤耕耘,在青藏高原上“改天换地”,书写了神奇!

成立于2000年的青岛冠中生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资参股的股份制企业。其主营业务为生态修复,具体包括植被恢复、水土保持、防沙治沙、土壤修复、水环境治理等工作。20年来,冠中生态公司在国内的30个省份的80多个地市,实施了400多个生态修复项目,生态修复效果令人称奇。2007年的《人民日报》曾刊文称之为“点坡成绿”的神奇技术。

良好生态修复效果的取得,源于企业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科技投入,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2019年的研发费用达到了1300多万元,冠中生态公司拥有的发明专利和技术成果超过百项。

2016年底,公司把高原地区的生态修复作为重点课题进行立项研究。组织研发团队,对西藏的地理、气候、植被等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查找造成环境问题的关键因子。2017年4月初,研究团队进驻位于西藏空港新区的项目现场,开始了雅江流域沿岸风积沙地“沙化治理与植被恢复”的试验工作。研究团队采用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粒”土壤、“团粒喷播”和“团粒发生器”等专利技术,在风积沙地上覆盖一层具有特殊性能的人工土壤--“优粒”土壤。这种人工土壤既能迅速固定住沙粒,又具有极好的保水、保肥和透气性能,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极佳的土壤环境。由于在这种专利土壤中加入十多种适合西藏当地气候的植物种子。大约半个月后,苗木开始陆续发芽。到了2个月后的初夏,一片绿洲就出现在荒芜的山坡上了。“固沙”效果立竿见影,试验区的沙子被牢牢地“固住”了,而且吹进试验区的沙子也被牢牢地“固住”了。试验团队随后进行了长达3年的植物生长情况观察和风沙移动情况数据收集。截止目前,可以肯定地说:试验成功了!原有的沙子被优粒土壤和茂密植被牢牢地固定住了,而完全没有人工浇水管护的植被依然茂盛地生长着......

项目团队自豪地说:如果雅江两岸的风积沙地都用这样的技术进行治理,雅江雨季的水就不是浑的啦!为了更好地让技术落地推广,2019年12月,公司与拉萨市林业和草原局共同开展了《拉萨空港新区风积沙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的课题工作,并在拉萨市科技局立项,明年这个课题就能结题验收。

吴英杰市长参观项目

2020年8月10日,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莅临冠中生态公司拉萨北山破损山体的生态修复项目调研。在现场,吴英杰书记高度评价了公司的生态修复技术和项目的生态修复效果,对公司在西藏进行的其他生态修复项目也给予充分肯定。吴书记对现场的公司人员说“你们要多来西藏,我们欢迎你们这种技术,应该多多推广!”

青藏高原生态修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意义特别重大。经过修复的拉萨北山郁郁葱葱,拉鲁湿地百鸟飞舞,高原大地一片生机勃勃。冠中生态在西藏高原生态修复过程中,已经获得了高海拔地区生态修复的发明专利授权1项、受理专利7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冠中生态公司将继续以科技研发为中心,坚持成果转化,不忘初心,为推进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贡献自己一份坚实力量。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