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真山建假山瀑布,填湿地挖坑种树,旱地里凭空造出人工湖景致……近年来,类似这般打着生态文明建设旗号的行径屡见不鲜。名为建设生态,实则无视本地资源承载力、人工过度干预自然,严重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了生态本底,完全背离了生态文明建设初衷,被专家称为“伪生态文明”建设。
“伪生态文明”建设究竟“伪”在哪里?导致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纠偏、防范?近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伪生态文明”活动屡屡发生
今年5月,上海临港片区南汇东滩湿地区域开展植树造林。作为“沿海防护林体系”之一的项目工程,其常规的工程设计内容如排掉地表水、垫高土地、清除湿地等,引发巨大社会争议。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研究员王放说,杉树林有一定的防风作用,但造林代价很大,且单一的杉树林生态功能远不如湿地系统。在1万亩种树指标之下,珍贵的天然湿地被改造为人工杉树林,恐怕种出的会是一片“绿色荒漠”。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生态功能。据保尔森基金会的数据,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但遗憾的是,虽然湿地自然价值如此之高,很多地方还是将湿地视为毫无价值的撂荒地,随意填埋。
大美自然生态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打着生态文明旗号却违背了生态文明建设原则及要求的活动就是“伪生态文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室主任娄伟表示,违背自然规律,超越生态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建设,是“伪生态文明”的突出特点。娄伟告诉记者,他曾在调研中发现西北地区某市大规模开展植树绿化活动,不顾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实际情况,分派种树指标,盲目引水上山。表面上看,森林面积提高了,但实际上对于地下水资源却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记者了解到,一些基层地方对生态文明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实施的一些项目,反而加剧了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破坏了自然本底。比如城市为了景观,不顾水土不服,从深山挖掘购买古木大树移栽;干旱地区不顾水资源“家底”,盲目追求形式,建设人工湖泊、大面积绿地;将原生的河流、坑塘、湿地等自然生境进行硬化、固化改造,破坏其完整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这些屡屡发生的“伪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不仅导致了大量浪费,更严重的是,长期下去将会打破当地的生态系统平衡,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无异于饮鸩止渴。
探究背后的原因
之所以出现“伪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专家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以下方面: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复杂性认识不够。一些地方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识不够深入,不了解其科学内涵,也没有综合考虑当地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在建设的过程中不自觉就跑偏了,或者照搬其他地方模式。我国地域广阔,生物地理气候复杂,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能有一套固定的模式,也不存在一个市、省、流域、国家乃至全球尺度上的适用模式。随着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攻坚期阶段,娄伟认为,这种好心办坏事的、无意识的“伪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更要杜绝。
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的科学性认识不够。只要谈到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种草、植树,绿色越多越好,或者认为某一种生态系统优于另外一种,一定要取而代之,这些理解都是狭隘的、不科学的。王放说,对上海临港地区来说,沿海湿地的生态价值要远远高于人工种植的树林。生态是一门自然科学,要系统深入地了解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存在的生态系统的功能价值,因为一旦人类活动的破坏和干扰过度,就会造成生态系统不可逆转的退化。
缺乏科学完整的生态评价体系。一些地方认为滩涂、湿地等自然存在的生态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应该进行整治,而恰恰是这样的地方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造成这样的误解,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缺乏完整的生态系统评价指标,目前只存在森林覆盖率等单一指标。王放表示,很多管理者因为对生态系统的价值和服务功能缺乏了解,导致他们忽视天然湿地、河道、荒野等原生态自然生境的生态系统功能。
某些干部的政绩观出现偏差。一些地方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缺乏科学规划、随意上马的生态旅游项目最终烂尾,挖湖造景导致地方债台高筑,等等。这些“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出现,主要症结在于一些领导干部错误的政绩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追求功利化、眼前结果。此外,在整个项目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公众参与较少,缺乏温和的监督,导致管理决策不够科学。
生态文明建设的评判标准出了问题。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李迪华指出,很多地方的生态文明建设走入了误区,就是因为现存的评价指标单一,导致了片面追求高绿地率、高森林覆盖率,这违反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在争创园林城市、森林城市这样的“指挥棒”下,城市为了看起来‘绿’而盲目提高绿地总量,不仅不是生态,反而使得城市原本就紧张的土地资源更加紧张。在农村出现毁粮种树、占田种树,就是忽视了农田等天然的生态价值。
多方面着力寻求破解之道
在生态文明逐渐成为全社会共识的今天,树立系统的大自然、大生态观至关重要。为此专家建议:
首先要实事求是,摸清自然资源家底。我国地域广阔,有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淡水和海洋等各种类型生态系统,是世界上生态系统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管理者首先应该摸清自然家底,详细掌握山水林田湖草等各个要素的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以及在区域复合系统中的作用,同时,分析生态系统动态演变规律,并结合社会、经济等条件,诊断区域发展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要有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思维。生态本身是一个由不同自然要素组成的复杂的有机系统,并不是绿色越多越好,野生动物越多越好,应综合考虑水资源承载力、动植物资源的承载力、土壤的承载力等要素。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以系统思维、整体观念和科学理论来推进,要从解决单个问题、单个要素转变为统筹各类生态要素、各项生态措施,以提升整体生态系统功能。王放认为,绿水青山指的是具有完整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系统,应该转变“修复生态就是植树种草”的单一思维模式,上海临港应该将南汇东滩湿地作为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宜林则林、宜湿则湿。
将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放在更大时空范围内进行规划。建设生态文明,是要达到包括生态价值在内的经济、生态、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谋求可持续发展。娄伟表示,一项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不仅要考虑当地的资源约束及对当地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等要素的影响,也要考虑短期和长期可能造成的生态结果,还要考虑对周围相关区域或整个流域的影响。娄伟认为,如果小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是以牺牲更大区域生态环境为代价,这不是真正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
设立反映生态系统功能特征的生态指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于秀波提出,可以设立反映生态系统功能特征的生态指标,如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中包含的生物量、物种丰富指数等,或者是一个国土空间内多个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指标,如生物多样性指数、生物完整性指数、生态系统健康指数等。不同地方可以根据自身的自然资源禀赋,设立符合自身实际的生态指标,指导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管理。“就像经济指标一样,生态指标在维持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建立政府部门、科研单位、环保组织等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机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现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日益增长。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生态文明建设过程要提高公众参与度。王放建议,生态文明项目在立项时应该广泛吸纳公众意见和建议,通过建立多个部门和多自然学科参与的机制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决策的质量和科学性。
对盲干蛮干行为建立约束机制。娄伟说,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措施主要是针对“不干”现象,而缺乏对“盲干”“蛮干”行为的约束机制。要防范一些官员为了政绩,不顾当地资源环境约束,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大跃进”。要建立起一套主要领导干部生态文明责任考核机制,对破坏自然本底和生态环境的要追责问责。